無痛大腸鏡真的完全無感嗎?無痛大腸鏡檢查流程、注意事項總整理

林世俊 醫師

2024-11-29更新

無痛大腸鏡真的完全無感嗎?無痛大腸鏡檢查流程、注意事項總整理

無痛大腸鏡真的完全無感嗎?無痛大腸鏡檢查流程、注意事項總整理
內視鏡檢查

# 內視鏡

# 預防醫學

無痛大腸鏡是透過鎮靜麻醉,讓受檢者在全身麻醉的狀況下接受大腸鏡檢查,可以降低檢查的疼痛不適。本文將說明哪些人需要大腸鏡檢查、誰適合無痛大腸鏡,介紹大腸鏡檢查流程,解答常見問題,並推薦大腸鏡檢查診所。

無痛大腸鏡是什麼?傳統大腸鏡與無痛大腸鏡該怎麼選?

什麼是大腸鏡檢查?定期做大腸鏡檢查好重要!

大腸鏡檢查是將內視鏡從肛門插入腸道,詳細檢查腸道內部狀況,包括潰瘍、發炎、出血源、息肉和腫瘤病變等問題,在檢查過程中還能即時治療,如切除息肉、進行切片採檢或電燒止血。

根據衛生福利部在 112 年的統計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高居榜首,其中大腸癌位居臺灣民眾癌症死因的第三名,長期位在國人癌症死因中的前段班。

大腸癌在早期階段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錯過早期治療的機會,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透過定期檢查和息肉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因此,民眾可以透過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可疑息肉並即時切除,確保腸道健康並降低罹癌風險。

大腸鏡檢查方式有哪些?依照大腸鏡麻醉方式可分為 3 大類

1. 無麻醉/局部麻醉的一般大腸鏡

傳統大腸鏡採用的是無麻醉或肛門部位局部麻醉,受檢者會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檢查,適合對麻醉過敏或麻醉高風險的族群。不過,由於這種情況下受檢者的意識清楚,因此會明顯感覺到腸道有異物進入的疼痛或不適。

2. 全身麻醉大腸鏡

由專業麻醉科醫師為受檢者進行全身麻醉後,並透過呼吸器幫助受檢者維持呼吸,這種狀況可以避免檢查過程中的疼痛不適,但也因為患者沒有任何知覺,所以檢查過程中若不慎造成腸道受傷或穿孔的問題,受檢者無法立即反應,醫師也較難馬上發覺。不過,除了需要治療腸道內疾病而需要長時間的手術時間外,如今已很少人用這種方式來做大腸鏡。

3. 鎮靜麻醉大腸鏡(舒眠大腸鏡)

鎮靜麻醉大腸鏡又稱為舒眠大腸鏡或無痛大腸鏡,是透過鎮靜舒眠代替全身麻醉,過程中受檢者會維持自主呼吸的能力,就像睡著一樣,但不會像全身麻醉一樣完全無知覺,風險更低,也較安全。

以下用一張表幫大家比較傳統大腸鏡與無痛大腸鏡的差異:

傳統大腸鏡全身麻醉大腸鏡鎮靜麻醉大腸鏡
患者意識清醒無意識、無知覺睡著狀態
檢查舒適度會感到疼痛或不適檢查過程無感檢查過程幾乎無感
使用藥物
  • 抑制腸胃蠕動藥物
  • 抑制腸胃蠕動藥物
  • 麻醉藥
  • 抑制腸胃蠕動藥物
  • 麻醉鎮靜劑
麻醉深度無麻醉深度麻醉中度麻醉
麻醉風險無風險高風險低風險
檢查品質較低較高較高
所需時間20~30 分鐘10~20 分鐘10~20 分鐘
費用項目
與區間
  • 符合健保給付條件,只需負擔掛號費與部分自費藥物
  • 若有切除息肉,可能會有醫療耗材費用
  • 單次檢查費用約 1,000~5,000 元不等
  • 除了一般大腸鏡費用外,無痛大腸鏡還需額外自費麻醉費用
  • 若有切除息肉,可能會有醫療耗材費用
  • 單次檢查費用約 4,000~10,000 元不等
  • 除了一般大腸鏡費用外,無痛大腸鏡還需額外自費麻醉費用
  • 若有切除息肉,可能會有醫療耗材費用
  • 單次檢查費用約 4,000~10,000 元不等

哪些人需要大腸鏡檢查?無痛大腸鏡人人都能做嗎?

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的 8 大族群

大腸癌的發生原因複雜,不過有些族群由於生活習慣、病史或遺傳因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相對較高,以下建議這 8 大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的 8 大族群

  1. 年滿 50 歲的民眾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50 歲以上民眾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可以及早發現並儘早處理腸道病灶。
  2. 長期飲食習慣不佳者: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如經常食用油炸、燒烤、醃漬和加工食品,都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3. 體重過重者:肥胖也會提升罹癌風險,若有肥胖或體重過重問題,建議可以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確保腸胃道健康。
  4. 有抽煙飲酒習慣者:抽煙和酗酒的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提高罹癌機率,因為這些行為會增加接觸致癌物質的頻率。
  5. 缺乏運動、排便習慣不佳者:缺乏運動和排便習慣不佳也需要特別留意,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腸道蠕動減慢,增加腸道內毒素滯留時間,進而影響腸胃道健康。
  6. 長期有慢性腸胃道發炎症狀者:長期患有慢性腸胃道發炎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的人,由於腸胃長期處於發炎狀態,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較高。
  7. 曾經檢查出大腸息肉者:曾經檢查出大腸息肉的人也應特別警惕,部分大腸息肉可能惡化為癌症,因此即使已切除息肉,仍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8. 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相關家族病史者: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罹患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其子女或近親的罹癌風險也會相應增加,因此建議定期追蹤,才能提早發現。

4 種特殊狀況建議選擇「無痛大腸鏡」

大腸鏡檢查的難易度、疼痛程度以及所需時間,會因為受檢者腸道狀況不同而有所影響,所以以下族群可能比較適合選擇無痛大腸鏡:

  1. 容易因檢查焦慮的受檢者:許多人對大腸鏡檢查容易感到緊張或害怕,這些焦慮情緒可能增加檢查過程中的不適及檢查醫師的困難度,因此建議可以選擇無痛大腸鏡檢查,幫助緩解受檢者的焦慮情緒,讓檢查過程更順利。
  2. 腹部曾動過手術:曾經進行過腹部手術或剖腹產的患者,術後腹部可能會有組織沾黏的情況,因此會增加大腸鏡檢查的困難度,所以建議選擇無痛大腸鏡,讓患者完全放鬆,醫師也能更全面地檢查腸道。
  3. 有骨盆腔發炎病史:骨盆腔發炎患者在腸道周圍組織可能會有沾黏症狀,讓檢查時的疼痛感增加,透過無痛大腸鏡能有效減輕疼痛,提升檢查舒適度。
  4. 體型較胖或過瘦的受檢者:體型較胖的患者,腹部脂肪較厚,腸道可能被擠壓,增加檢查的難度;過瘦的患者則可能腸道較為脆弱,容易對內視鏡產生不適感。無痛大腸鏡檢查能讓患者更放鬆地配合醫師的檢查。

怕痛就能做無痛大腸鏡嗎? 9 種族群可能不適合

無痛大腸鏡檢查的舒適度高,許多人害怕大腸鏡的疼痛或不適感,願意自費選擇無痛大腸鏡檢查,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對於某些特定族群來說,無痛大腸鏡需要麻醉,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因此以下 9 種族群若想選擇無痛大腸鏡,建議先和醫師諮詢,確定自己是否可以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

  1. 孕婦
  2. 中風患者
  3. 心肌梗塞病史、心血管相關疾病患者
  4. 呼吸道感染、嚴重氣喘、肺炎患者
  5. 腎衰竭、洗腎患者
  6. 體重過重、過度肥胖者
  7. 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患者
  8. 對麻醉藥物過敏者
  9. 其他經麻醉醫師評估不合適者

想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做無痛大腸鏡嗎?點擊下方按鈕,立即預約諮詢!

無痛大腸鏡檢查流程介紹:檢查前、中、後注意事項一次看

無痛大腸鏡檢查前準備與注意事項

1. 做好飲食管理與清腸

在無痛大腸鏡檢查前 3 天,應採取「低渣飲食」,減少食物消化後的殘渣,讓後續清腸可以更加順利與乾淨。

在檢查前 1 天(或 24 小時前)需進行無渣流質飲食,避免腸道增加更多食物殘渣。

檢查前 1 天也需要根據檢查時段與醫師囑咐來「服用清腸劑」,徹底清潔腸道堆積的糞便,讓內視鏡可以看清楚腸道的每個角落。清腸劑的飲用方式會因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建議在事前諮詢時,詳細向醫生詢問。

檢查當日半夜 12 點開始就要徹底的「禁食禁水」,讓腸道保持在乾淨的狀態,才能確保檢查大腸鏡的檢查完整度與品質。

2. 若有固定服用藥物,應事前向醫師告知

由於檢查當天需保持空腹禁食,因此有固定服用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物,降血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要先諮詢是否需要檢查前停藥。若是有服用其他慢性病藥物,也應與事前充分告知醫生,由醫師確認檢查當天是否需停藥或是可繼續服用。

3. 卸除手腳指甲油,檢查當日不上妝

由於麻醉過程中需要觀測受檢者的血氧濃度,指甲油可能會影響血氧計精確度,因此若手部有塗指甲油或光療美甲的受檢者,在檢查前應卸除。此外,麻醉時也會觀察膚色來確認血液循環狀況,所以檢查當天請勿化妝,以免影響麻醉師的判斷。

4. 檢查前將活動假牙或臨時牙套卸下

因為麻醉容易造成活動假牙或臨時牙套鬆脫、掉落,為避免受檢者在麻醉無意識時吞食或噎到,所以建議在檢查時不要配戴活動假牙或臨時牙套

5. 檢查當天身上不配戴任何飾品

為避免金屬飾品影響機械判讀,檢查當天建議不要佩戴任何飾品,包含耳環、項鍊、戒指、手錶、手鐲等。

6. 受檢者當天不可駕駛交通工具,且應有親屬陪同

由於受檢者當天會接受鎮靜麻醉,醒來後可能會有反應較慢、噁心、嘔吐等症狀,為安全考量,受檢者當天請勿開車或乘坐機車後座,且建議由親屬陪同。

昕新智慧診所的無痛大腸鏡檢查流程

昕新智慧診所的無痛大腸鏡檢查流程

  1. 報到:預約檢查的當天,根據安排時段到診所報到。
  2. 更換檢查衣:受檢者需要換上診所提供的檢查衣,不穿著內衣褲。
  3. 確認檢查項目,安排麻醉評估:診所會逐一受檢者確認檢查項目及內容,並安排麻醉醫師進行檢查前的麻醉說明與身體狀況評估。
  4. 埋入點滴軟針,監測生命徵象:護理人員會在受檢者手臂上埋入點滴與麻醉用的軟針,方便後續檢查過程中可以持續監測生命。
  5. 接受鎮靜注射:專業麻醉醫師會開始替受檢者施打麻醉藥劑,同時安撫受檢者情緒,靜待麻醉生效。
  6. 施作大腸鏡檢查:麻醉生效後,醫師就會開始施作無痛大腸鏡檢查,在過程中患者為睡眠狀態,因此並不會感覺到疼痛不適。
  7. 在恢復室等待清醒:檢查結束後,受檢者會被轉移到恢復室中,由護理人員細心照護,等待麻醉藥退。受檢者清醒後,會在恢復室中多待一陣子,觀察有無不適症狀。
  8. 聆聽醫師說明:原則上,檢查當日即會得知檢查結果,醫師會親自向受檢者解釋檢查結果。若有進行息肉切片檢查,會提醒來賓檢查後注意事項。
  9. 辦理離院手續:聽完報告後即可返家休息,若當天有額外加選檢查項目和醫療處置,則需在離院前繳清費用。
  10. 上傳檢查報告:昕新智慧診所的檢查報告會再檢查後 14 個工作日上傳至 APP,供受檢者閱覽。診所也有提供醫師免費報告諮詢服務,如果對報告內容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致電昕新智慧診所預約醫師諮詢。

大腸鏡檢查有哪些後遺症及副作用?無痛大腸鏡檢查後注意事項

無痛大腸鏡檢查後,麻醉藥效退去,經過醫師評估生命徵象正常,受檢者沒有不適症狀,即可返家休養。

在無痛大腸鏡檢查後,生活與飲食管理要留意以下事項:

  • 僅檢查,無切除息肉者:
    • 檢查結束當天建議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過度刺激腸道。
  • 檢查當下有立即切除息肉者:
    • 因切除息肉可能會有出血風險,因此建議一週內避免搭飛機或出遠門。
    • 避免劇烈運動或提重物,造成腹壓提升、傷口出血。
    • 切除後 依醫師的建議下 可能需要 1~3 天應維持低渣飲食,讓傷口修復。
    • 切除後 1 週內,避免劇烈運動或做一些腹部出力的動作等。
    • 息肉切除後,排便時有少量血絲屬正常現象。

除了上述術後注意事項外,在家休養時也須留意有無以下症狀或後遺症,若症狀嚴重或維持時間過久,應盡速尋求醫師協助:

  • 腹脹、腹鳴、肛門有異物感:屬於大腸鏡檢查的正常副作用,休息後即會好轉。
  • 短暫暈眩、噁心、嘔吐等:少部分人會產生麻醉藥副作用,休息後即會好轉。
  • 腹部劇烈疼痛、大出血:極少發生,但可能是檢查時造成腸穿孔,應儘速就醫。

想認識更多無痛大腸鏡的術前術後注意事項嗎?點擊下方按鈕,立即預約諮詢!

大腸鏡檢查與無痛大腸鏡的常見問題總整理

Q1:大腸鏡檢查不麻醉的話會痛嗎?

大腸鏡檢查會不會感到疼痛,因每個人的耐受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在大腸鏡檢查時,醫師會將內視鏡插入肛門並沿大腸推進,同時注入氣體撐開結腸,因此會產生氣體注入導致的腹脹感,還有內視鏡進入體內造成的腸道痙攣與腸壁摩擦感等疼痛或不適症狀,有些人可能只會覺得輕微不適,但也有人會覺得疼痛難耐。

若擔心大腸鏡檢查帶來的疼痛感,可以再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無痛大腸鏡,透過麻醉藥物讓受檢者在睡眠中完成檢查。

Q2:做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人陪同嗎?

因無痛大腸鏡有受檢者會接受麻醉,在麻醉清醒後可能會產生暈眩、嘔吐等症狀,因此需由成年家屬或親友陪同。此外,若在檢查過程中有突發狀況,也可以第一時間馬上與家屬溝通,進行處理。

Q3:做一次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花費多久時間?

整個無痛大腸鏡的時間,從術前檢查、準備到術後麻醉恢復,大約 50~60 分鐘。若檢查過程中有發現息肉,醫生會視息肉大小與型態選擇當下直接切除或事後手術處理,因此可能會導致檢查時間延長等狀況發生。

Q4:無痛大腸鏡的麻醉風險高嗎?

無痛大腸鏡使用鎮靜麻醉的方式,雖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麻醉風險,但相較全身麻醉風險更低。而且只要經過專業的麻醉醫師評估,並在麻醉檢查過程中全程監控,就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昕新智慧診所具備高品質的麻醉團隊,會先充分評估受檢者的身體狀況、藥物不良反應等病史,並由專門的麻醉科醫療團隊替受檢者進行麻醉,持續監控血氧與心律狀態,直到檢查結束,會在設備完善的恢復室中休息,由專業醫護人員照顧,無不良反應後再返家休養。

高品質無痛大腸鏡檢查診所推薦「昕新智慧診所」

對大腸鏡檢查感到害怕嗎?推薦昕新智慧診所的高品質無痛大腸鏡檢查!

昕新智慧診所的無痛大腸鏡檢查,配備專業麻醉團隊,提供最高品質的鎮靜麻醉服務,並由專責護理人員在恢復室細心照顧,確保受檢者無身體不適。

昕新智慧診所擁有陣容堅強的醫護人員,引進先進的檢查儀器,秉持熱誠與專業,提供新北市板橋社區民眾便利及優質的健康檢查服務。

無痛大腸鏡檢查採用富士 7000 型新型內視鏡,搭載 AI 輔助系統與 LCI/BLI 光學處理器,幫助辨識腸胃道早期病灶,提供受檢者高品質、快速、高精準度的識別與診斷。

受檢者若需要進一步的醫療諮詢,昕新智慧診所也能盡速協助其轉診至新光醫院,接受專業臨床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點擊下方按鈕,立即預約昕新智慧診所的高品質無痛大腸鏡!

分享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