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腸胃鏡跟一般腸胃鏡差在哪?掌握AI無痛腸胃鏡特色、原理!

邱宏治 醫師

2025-03-24更新

AI腸胃鏡跟一般腸胃鏡差在哪?掌握AI無痛腸胃鏡特色、原理!

AI腸胃鏡跟一般腸胃鏡差在哪?掌握AI無痛腸胃鏡特色、原理!
內視鏡檢查

# 內視鏡

# 預防醫學

AI腸胃鏡是什麼?本文將介紹AI大腸鏡偵測系統的原理、好處,讓受檢者可以更快發現病灶!也加碼分享胃鏡與大腸鏡檢查對象、提升腸胃鏡檢查準確度的方法,最後推薦AI無痛腸胃鏡診所給你!

為什麼要做腸胃鏡檢查?腸胃鏡檢查的重要性

什麼是腸胃鏡檢查?

根據衛生福利部在 112 年的統計顯示,消化道相關疾病,如大腸癌、胃癌、食道癌,就佔據了國人癌症死因前十名中的 3 個名次。由於消化道癌症不易發覺,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建議民眾可以定期接受腸胃鏡檢查,找出不易發覺的潛藏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胃腸鏡檢查又稱為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屬於侵入性的醫療檢查,依照檢查方式和檢查部位不同,分為「胃鏡」與「大腸鏡」2 種:

什麼是腸胃鏡檢查

  • 胃鏡:將內視鏡從口腔放入,經過食道,深入胃部。胃鏡可以仔細檢查咽喉、食道、胃袋和前半段的十二指腸,觀察這些器官是否有腫瘤、潰瘍或發炎問題。

  • 大腸鏡:將內視鏡由肛門放入,深入腸道內,沿著腸道檢查是否有發炎、潰瘍、出血、息肉等問題。

誰需要做腸胃鏡檢查?建議定期做胃鏡、大腸鏡檢查的 8 大族群

1. 建議接受胃鏡檢查的對象

建議接受胃鏡檢查的 8 大族群

  • 長期胃發炎或有消化性潰瘍者: 慢性胃炎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消化性潰瘍則可能導致出血或穿孔,嚴重影響健康。定期胃鏡檢查可追蹤病情變化,及早發現惡化跡象。
  • 經常胃食道逆流者:胃酸逆流長期刺激食道黏膜,可能導致食道炎、巴瑞特氏食道,甚至增加食道癌的風險。胃鏡檢查可評估食道黏膜的損傷程度,並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 吐血或解黑便的上消化道出血者:上消化道出血是嚴重的症狀,常見原因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靜脈曲張破裂等。胃鏡檢查能準確找出出血點,並進行止血治療。
  • 週期性且持續上腹痛或心窩處疼痛者:上腹痛的原因很多,如胃潰瘍、胃癌等疾病都有可能引起類似症狀。胃鏡檢查能幫助釐清疼痛原因,並及早治療。
  • 不明原因貧血者:慢性失血是引起貧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消化道出血常是造成貧血的原因。胃鏡檢查可檢查出隱藏的出血點。
  • 已知有上消化道腫瘤而要進行切片檢查者:胃鏡檢查不僅能觀察腫瘤的大小、位置,還能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確定腫瘤的性質。
  • 接受 X 光檢查顯示有上消化道疾病,需進一步確認者:X 光檢查只能提供初步的影像資訊,胃鏡檢查則能更詳細地觀察病灶,並進行切片檢查。
  • 有胃癌家族病史且年滿 40 歲者:胃癌具有一定的遺傳性,有家族病史者罹患胃癌的風險較高。定期胃鏡檢查可早期發現胃癌,提高治癒率。

2. 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對象

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的 8 大族群

  • 年滿 50 歲的民眾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表示,大腸癌好發於 50 歲以上民眾,因此建議年滿 50 歲的人可以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有任何異狀也能及時發現、儘早處理。
  • 長期飲食習慣不佳者:大腸癌和飲食習慣有密切關聯,平常若喜愛吃油炸、燒烤、醃漬、加工食品等,都有可能增加大腸癌風險。
  • 體重過重者:肥胖不僅是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因子,也會提升罹癌風險,因此若有體重過重問題者,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確保腸胃道健康。
  • 有抽煙飲酒習慣者:有抽煙、酗酒等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致癌物質較多,也較頻繁,罹癌風險便隨之提升。
  • 缺乏運動、排便習慣不佳者:缺乏運動和排便習慣不佳可能導致腸道蠕動減慢,增加腸道內毒素滯留時間,影響腸胃道健康和罹癌率。
  • 長期有慢性腸胃道發炎症狀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慢性腸胃道疾病患者,由於腸胃長期處於發炎狀態,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較高。
  • 曾經檢查出大腸息肉者:大腸息肉是常見的腸道病變,部分息肉可能惡化為大腸癌,因此若曾檢查出有大腸息肉者或已切除者,還是會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避免腸道息肉再次生長。
  • 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相關家族病史者:如果直系親屬中有成員罹患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其子女或近親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建議定期追蹤,才能提早發現。

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定期接受腸胃鏡檢查嗎?點擊下方按鈕,立即預約諮詢!

3 大重點!有效幫助提升腸胃鏡檢查準確度

大腸鏡檢查前的清腸程度

大腸鏡檢查前,徹底的腸道清潔是確保檢查順利、準確的關鍵,若清腸不完全,腸道內殘渣可能遮蔽醫師的視線,影響檢查的準確性。

醫師會依據每個受檢者的狀況不同,給予詳細的清腸準備指示,以下幾點是常見的清腸準備重點:

1. 落實低渣飲食管理

檢查前幾天應開始「低渣飲食」,減少纖維攝取,讓腸道堆積的食物殘渣減少,以利後續清腸準備。低渣飲食可食用的食物包含白飯、白吐司、清湯、白肉等,盡量避免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等高纖食物。

2. 依照醫生指示,完整服用清腸瀉劑

醫師會依據患者的腸道狀況及檢查時間,開立適當的清腸瀉劑,受檢者應依照醫囑,準時、足量服用瀉劑。服用瀉劑後,應密切觀察排便狀況,直到排出透明或淺黃色的水便為止。

3. 大量補充水分

在清腸過程中,應大量補充水分,以維持身體的水分平衡,並幫助瀉劑發揮作用。建議搭配溫開水,或者可藉由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避免飲用含糖飲料或咖啡。

4. 便秘體質可以事先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額外幫助

每個人的腸道狀況不同,便秘體質者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清腸準備,檢查前應主動告知醫師自己的腸道狀況,以便醫師提供更適合的清腸方案。

盲腸到達率(Cecum Intubation Rate)

盲腸到達率是大腸鏡檢查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意思是內視鏡檢查有沒有將整條大腸徹底檢查。完整的大腸鏡檢查需從肛門開始,一路詳細檢查至最深處的盲腸,如果大腸鏡在還未到達盲腸就提前取出,可能會無法發現盲腸或升結腸的病灶。

目前我國大腸癌篩檢計劃之大腸鏡檢查品質指標中,盲腸到達率應 ≥95%,內視鏡必須清楚確定看到闌尾開口、迴盲瓣與盲腸內側壁,才代表完整的檢查完整個腸道與盲腸。

盲腸到達率考驗的不僅是醫師技術,也會因受檢者的腸胃道狀況而增加困難度,若腸道過於狹窄、被腫瘤堵塞,或有腸道沾黏、未完全清潔等狀況,都會影響盲腸到達率。

腺瘤偵測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

腺瘤偵測率是指大腸鏡受檢者,至少檢查出一個腺性息肉的比例。腺瘤偵測率愈高,代表在大腸鏡檢查中找到腺瘤性息肉越多、判讀越精確。

目前依據國際標準,如美國胃腸內視鏡協會(ASGE)和美國胃腸病學會(ACG)提出的 ADR 標準,男性 ADR 建議 ≥ 30%,女性 ADR 建議 ≥ 20%。在台灣若是糞便潛血陽性患者的 ADR,更建議要在 40% 以上。

想提升腺瘤偵測率,可以選擇有效幫助提升腸胃鏡檢查精確度的「AI 腸胃鏡」!

「AI 腸胃鏡」提升腸胃鏡檢查準確度的新選擇!

AI 腸胃鏡是指在傳統內視鏡中,導入 AI 辨識系統,AI 輔助系統的功能主要是可以幫助醫師辨別息肉,在彎曲的大腸內,找出隱藏在腸道皺褶中的不顯眼息肉,在肉眼無法準確辨識的情況下,也能將畫面放大、看得更清楚,有效提升大腸鏡檢查的腺瘤偵測率。

搭載 AI 系統的大腸鏡,也可以即時偵測息肉並識別種類,幫助醫生立即判斷是否需要切除息肉,提供受檢者更及時的醫療診斷與處理。

根據目前的研究報告指出 AI 大腸鏡偵測系統,可以提高約 14~30% 的腺瘤偵測率,讓大腸鏡檢查更徹底、更詳細。

昕新智慧診所的 AI 腸胃鏡具備以下優勢:

  • 搭配多重特殊光學處理器,辨別息肉種類,提升偵測率。
  • 高解析度、影像不失真,讓腸胃檢查結果更清晰。
  • 超廣角鏡頭,讓腸胃道檢查更全面。
  • 內視鏡管線彈性佳、易彎曲旋轉,讓檢查過程更加舒適。

如果對於腸胃道檢查感到緊張或害怕,可以選擇鎮靜麻醉的無痛大腸鏡,在睡夢中就能完成檢查,不會在檢查過程中感到不適,也能放鬆身體讓內視鏡檢查的完成度更高。

點擊下方按鈕,立即預約昕新智慧診所的高精準度 AI 無痛腸胃鏡!

高精準度的 AI 無痛腸胃鏡推薦診所|昕新智慧診所

提升大腸鏡檢查品質,首選導入 AI 輔助識別系統的昕新智慧診所!

昕新智慧診所的大腸鏡檢查採用富士 7000 型新型內視鏡,搭載 AI 輔助系統「Fujifilm CAD EYE」與 LCI/BLI 光學處理器,幫助辨識腸胃道早期病灶,提供受檢者高品質、快速、高精準度的識別與診斷。

且昕新智慧診所擁有專業麻醉團隊,提供最高品質的鎮靜麻醉服務,並由專責護理人員在恢復室細心照顧,確保受檢者無身體不適。

昕新智慧診所擁有陣容堅強的醫護人員,引進先進的檢查儀器,秉持熱誠與專業,提供新北市板橋社區民眾便利及優質的健康檢查服務。

受檢者若需要進一步的醫療諮詢,昕新智慧診所也能盡速協助其轉診至新光醫學中心,接受專業臨床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點擊下方按鈕,立即預約昕新智慧診所的高精準度 AI 無痛腸胃鏡!

分享至:

最新文章